剛結婚的美國男子,逛廟口夜市時意外撿到紅包,他發現裡面裝的,竟是一段分隔兩界的動人故事。




概要

美籍男子艾安迪跟他的伴侶陳迪倫,終於在台灣登記結婚了。兩人決定去夜市吃飯慶祝一下,順便討論未來婚宴安排的事宜。他們最常光顧的攤位,就是賣虱目魚湯的林秋月,但今晚她沒在現場擺攤。安迪覺得可惜,因為他平常很喜歡跟她練習台語對話。

兩人吃飽後逛夜市時,安迪不小心踩到地上一只紅包。他順手拾起,發現裡面有一疊鈔票、一束黑色髮絲、與一張紅紙,上面寫著陌生姓名:李欣宜。

林秋月從陰影處走出,她手持兩個十元硬幣,對著空氣抱怨孫女怎要選個阿兜仔。她對安迪說兩人要在欣宜百日前結婚,否則欣宜無法順利投胎。

當下兩方雞同鴨講,而安迪一臉驚慌,與迪倫逃離現場…

計畫

資訊

製作階段

開發中

類型

原著小說《The Red Envelope》改編短篇電影 | 家庭、奇幻、LGBT

規格 / 長度

數位 | 彩色 | 25 mins

語言

中文、台語、英文

當前目標

製作資金、發行合作

總預算

新臺幣 2,300,000 元

創作

理念

生與死,在宇宙萬物中是常態,是生命的正常循環,但華人社會卻少有對死亡的正面討論,或經常避而不談。這兩者看似對立二元,但卻有著強烈的連結。「致虛極,守靜篤。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。」當生命走入未知的階段,我們除了有恐懼,也有期待,如何面對生死的態度,正是這個故事想說的第一件事。

又如「婚姻即是愛情的墳墓」這個命題,與死亡並無兩樣,當亞洲傳統家庭在當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依然是結婚、相夫教子之時,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異性戀女性如本劇導演,紛紛選擇成為不婚者,然而同性戀者卻在此刻極力爭取婚姻平權,組成新一代多元家庭並願意給予伴侶承諾、甚至養育後代,背後的立意是什麼。

我們總以為視而不見就可以假裝不存在,但死亡和理解其實都需要被期待,與其抗拒其存在實相,平靜安詳地面對和接受,才是生命創造的一切源頭。當情感連結大過於所有理性與科學的理解,當安迪以一個外來者意外掉進刻意設計的傳統死亡婚姻圈套裡,他卻能展現我們作為華人應該保有但逐漸遺忘的勇氣——遵從內心深處的意識與聲音,以及尊重生命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

創作

團隊

施立

監製

《野雀之詩》導演

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釜山國際影展亞洲電影之窗單元

鍾政光

編劇 /製片

《唇》製片

獲高雄電影節VRFilm Lab 百萬首獎暨萬花筒新視角獎

徐千淳

導演 /編劇

《AMIR》導演

獲國際佛光會三好微電影競賽佳作獎

Copyright © 2021 Haftix Films. All rights reserved.